大氣環境化學研究所
大氣環境化學研究所在學校與院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取得了快速發展,經過十多年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形成了以中青年為主、老中青相結合的良好的科研梯隊,現有專職研究人員8人、海外專家1人,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海外高層次人才1人、國家自然科學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齊魯青年學者”特聘教授3人,另有教授1人、副教授3人。在濟南和青島建有國內先進的大氣環境污染觀測站,并在泰山頂建有區域大氣環境觀測站,擁有50余套先進的大氣污染測量、分析儀器和樣品采集設備,其中包括固定翼無人機,大氣污染移動觀測站等,可實時測量大氣中各種污染氣體,顆粒物粒徑分布、化學組成與光學特性等,能滿足實驗室和現場大氣污染觀測的研究需要。目前在讀博士和碩士研究生43人,先后有十幾名博士生到海外知名高校進行聯合培養或學術訪問。已培養博士和碩士40余人,多位博士在香港科技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山東師范大學、濟南大學、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山東省環科院等高校和科研單位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碩士大多在省內外的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環境保護和管理工作。
研究所立足于我國當前突出的大氣環境污染問題與國際科學前沿,研究方向包括:(1) 細顆粒物PM2.5化學,來源解析及成霾機制;(2) 大氣反應性痕量氣體、大氣光化學反應機制及其環境效應;(3)大氣污染物檢測方法與質譜技術開發。
研究所近年來先后承擔和完成各類課題40余項,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國家環境保護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子課題、中國工程院咨詢項目、山東省環境保護廳重點項目等,先后在北京、上海、蘭州、山東地區多個城市、青海瓦里關山、泰山、衡山等地開展短期與長期大氣觀測實驗。以山東大學為第一單位在Chemical Reviews、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等高水平SCI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獲得環保部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山東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獎一等獎1項、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排名第二)。